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设计:pcb:pcb设计:start

PCB设计

设计流程(硬件工程师视角)

布局前提供资料

结构工程师:

  • 板框图(标注结构件位置、禁布区等)、限高图,最好能提供3D图纸。

天线工程师:

  • 确认天线净空区域、天线连接方式

硬件工程师:

  • 原理图及网表
  • 参考PCB、封装库,如果需新建封装,则提供规格书
  • 布局说明文档,如PCB板叠层、阻抗要求、其他特殊注意事项等。

布局

PCB工程师:

  • 按硬件工程师提供的资料布局,放置元器件,
  • 评估布线,问题反馈给硬件和结构工程师,
  • 输出布局PCB和结构文件(如dxf)。

结构工程师:

  • 核对布局,如结构件位置是否准确,是否相关器件和结构件干涉等。

硬件工程师:

布线

PCB工程师:

  • 设定布线规则,连通布线,检查确认最终输出PCB文件及PCB结构文件(如dxf)。

结构工程师:

  • 参考布局,核对布线完成之后结构的改动,另注意检查细节部分,特别是高器件是否和结构有干涉。

硬件工程师:

输出资料

PCB工程师:

  • 提供Gerber文件和制板说明,用于生产PCB
  • 提供SMT相关资料,如位号文件、SMT贴片文件

结构工程师:

  • 提供拼版文件(让PCB板厂拼版也行,但需要仔细核对)

硬件工程师:

生产

硬件工程师:

  • 提供“Gerber文件和制板说明”和“拼版文件”给PCB板厂生产
  • 回复确认板厂提出的问题,必要时找PCB、结构工程师一起确认
  • 提供位号图、SMT贴片文件(元器件坐标)给SMT工厂,用于制作贴片程序。
  • 提供钢网文件(板厂提供)给SMT工厂,用于开钢网。

封装

IPC标准文档如下:

对于元器件外形尺寸的定义有两个常用标准JESD95-1和EIA-PDP-100,说明见JEDEC:About JEDEC Publication 95 (JEP95)

常见封装设计缺陷见陶朱公:焊盘尺寸设计缺陷

表面贴装(SMD)

IPC-7351把表贴封装分成三个等级,表贴元件的如下,从封装尺寸、可靠性或可生产性上排序为A>B>C,手机等小尺寸的产品一般选择C,工控板等一般选择A或者B。

  1. 密度等级 A:最大焊盘伸出(Maximum (Most) Land Protrusion)
  2. 密度等级 B:中等焊盘伸出(Median (Nominal) Land Protrusion)
  3. 密度等级 C:最小焊盘伸出(Minimum (Least) Land Protrusion)

A B C等级的差异如下图:

IPC-7351B 3.1.5 Dimension and Tolerance Analysis,焊盘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1)

$$ Z_{\text{max}} = L_{\text{min}} + 2J_{\text{T}} + \sqrt{C_{\text{L}}^{2} + F^{2} + P^{2}} $$

$$ G_{\text{min}} = S_{\text{max}} - 2J_{\text{H}} - \sqrt{C_{\text{S}}^{2} + F^{2} + P^{2}} $$

$$ X_{\text{max}} = W_{\text{min}} + 2J_{\text{S}} + \sqrt{C_{\text{W}}^{2} + F^{2} + P^{2}} $$

上述公式中的参数定义见下图,图中未给出的参数说明如下,另对于不同的封装,JT JH JS详见IPC-7351B 3.1.5.1 Tolerance and Solder Joint Analysis

  1. CL 为L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;
  2. CS为S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;
  3. CW为W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;
  4. F 为印制板加工时的公差;
  5. P为 SMT机器焊接时放置公差

焊盘的命名规则见IPC-7351B:3.1.5.6 Padstack Naming Convention

封装的命名规则见IPC-7351B:3.1.5.5 Land Pattern Naming Convention

以Allegro sot50p160x90-3n举例,下图包含封装的所有元素。

其组成如下(如下图所示):

  1. 焊盘封装(Pin),包括Stack-up.Conductor.Pin.Top层、Stack-up.Non-Conductor.Pin.Soldermask_Top/Pastmask_Top,Pad在在三层的尺寸通常一致。
  2. 封装丝印层(Silkscreen),包括标记(pin1、正负极等)、本体形状、位号或Device TYPE等
  3. 封装组装层(Assembly),包括标记(pin1、正负极等)、本体形状、位号、元件值等
  4. 封装放置区域尺寸(Place_Bound_Top),即图中最外围的方框,此方框不允许放置任何其他元件。
  5. 其他:比如keepout keepin区域等

插件(Through hole)

相应的IPC-7251把插件封装分成三个等级。

  1. Level A: Maximum Land/Lead to Hole Relationship
  2. Level B: Nominal Land/Lead to Hole Relationship
  3. Level C: Least Land/Lead to Hole Relationship

IPC-2221A 9.1.1 Land Requirements给出了最小焊盘的计公式:

Land size, minimum = a + 2b+ c

a =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finished hole(= Maximum Lead Diameters + Hole Diameter Factor).

Maximum Lead Diameters示意图如下,

Hole Diameter Factor一般Level A为0.25mm、B为0.2mm、C为0.15mm,详见 IPC-7251 3.1.5.1 Tolerance and Solder Joint Analysis Table 3-1至3-9.

b= Minimum annular ring requirements,如下表

Annular Ring Class 1, 2, and 3
Internal Supported 0.025mm
External Supported 0.050mm
External Unsupported 0.150mm

c= A standard fabrication allowance

标准加工误差,一般Level A为0.60mm、B为0.50mm、C为0.40mm

计算示例详见PCB-3D:How to calculate PTH hole and pad diameter sizes according to IPC-7251, IPC-2222 and IPC-2221 standards?

焊盘的命名规则见 IPC-7251 3.1.5.5 Pad Stack Naming Convention

封装的命名规则见 IPC-7251 3.1.5.6 Land Pattern Naming Convention

插件封装除Pad和表面贴装器件不同外,其他类似,插件封装Pad以Allegro距离如下,和表面贴装的区别如下:

  1. 除TOP层外(图中BEGIN LAYER),还需要设置内层(DEFAULT INTERNAL)的BOT层(END LAYER)的焊盘
  2. 内层(DEFAULT INTERNAL)如果负片设计,则需要设置Thermal Relief(和铺铜如地连接)和Anti Pad(和铺铜如地无连接)焊盘;如果是正片设计,可以不设置Thermal Relief和Anti Pad。但按标准规定及为了焊盘通用,建议设置。
  3. 不需要设置钢网PASTMASK层

封装创建

所有EDA工具都提供了手动创建封装的工具,除了手动创建之外,也还有其他两种方法:

  1. 寻找已有的封装,直接调用,网上有大量的库,但需仔细检查核对,详见:如何查找元器件EDA库
  2. 利用工具创建,自动或半自动创建,高效、准确。这些工具都可以导出常用EDA工具封装,推荐工具如下:

阻抗

根据特定的叠层和板材,通过控制PCB的线宽、线距等来获得特定的阻抗,如单端50Ω、差分90Ω。

阻抗计算

阻抗计算首先需要选择对应的模型,常见的外层模型如下,左边两个为微带线,右边两个为共面线,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考虑走线层的地影响。

内层的模型如下,上面两个为带状线,下面两个为共面线,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考虑走线层的地影响。

业内常用的工具为Polar SI9000(下载地址吴川斌:PCB特征阻抗计算神器Polar SI9000安装及破解指南 2022 V22.03 版本更新),具体的使用说明见凡亿PCB:关于硬件设计中的线宽线距,老工程师想说的都在这里了......

有些EDA工具如Cadence的Sigrity,可以仿真直接PCB的阻抗,使用说明见PCB阻抗和耦合检查-基于Sigrity 2018。新版本的Allegro 如17.4,可以直接调用阻抗仿真,使用则更方便。

各参数和阻抗之间的关系如下2)

  1. 线宽:阻抗线宽与阻抗值成反比,线宽越细,阻抗值越高
  2. 介电常数:介电常数与阻抗值成反比,介电常数越低,阻抗值越高
  3. 防焊厚度:防焊厚度与阻抗值成反比,防焊厚度越厚,阻抗值越低
  4. 铜厚度:面铜厚度与阻抗值成反比,铜厚越薄,阻抗值越高
  5. 线距:阻抗线距与阻抗值成正比,间距越大,阻抗值越高
  6. 介层厚度:介层厚度与阻抗值成正比,介层越厚,阻抗值越高

注意事项如下:

  1. 有些板厂提供了自己的在线计算工具,用板厂的工具计算会更加准确,如嘉立创阻抗计算神器
  2. 介电常数、pp高度、铜厚等参数,请找板厂提供,不能用芯板、PP或铜箔的原始参数,因加工后,这些参数均已改变3)
  3. PCB板厂默认都是使用微带线或带状线模型,即非共面线模型,即使走线两边有地。所以如果用了共面线,需要在制版说明内重点说明,另如果不用共面线模型,则需要保证G/H大于2,如下图4)

阻抗测试

PCB阻抗测试可采用TDR方法来测试,PCB板厂可提供用于测试的阻抗条,如下图。

TDR测试有如下两种方法:

  1. 示波器+TDR选件
  2. 网络分析仪+TDR选件

两者的优缺点详见:

其他

覆铜

对于PCB上闲置的面积或者是地层,有如下两种覆铜方式,

  1. 实心覆铜:所有闲置面积都是铜
  2. 网格覆铜:每个小网格内无铜

从EMC、散热、信号完整性、PCB可靠性等考虑,优选实心覆铜,如果对称两个面(如TOP层放元件走线,BOT层为地层)的覆铜率差异过大,则需要考虑将覆铜率高(如BOT地层)的层用网格覆铜,避免覆铜率不同散热差异大导致PCB变形。

实心覆铜和网格覆铜的具体差异详见硬十:PCB 覆铜

覆铜对于PCB可靠性影响见嘉立创:论空旷区铺铜的重要性

评论

请输入您的评论. 可以使用维基语法:
N V Y X E
 
设计/pcb/pcb设计/start.txt · 最后更改: 2025/08/04 09:16 由 hwwi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