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:pcb:start
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设计:pcb:start [2025/06/06 09:39] – [变形] hwwiki | 设计:pcb:start [2025/06/22 11:53] (当前版本) – [FR-4参数] hwwiki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89: | 行 89: | ||
**分层时间 T260 / T288**:材料在特定温度下发生分层(通过尺寸变化表现出)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。 | **分层时间 T260 / T288**:材料在特定温度下发生分层(通过尺寸变化表现出)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。 | ||
- | 温度越高,发生分层的概率越低,按IPC-4101E/ | + | 时间越长,发生分层的概率越低,按IPC-4101E/ |
**热膨胀系数 CTE**:描述加热时材料膨胀的属性。 | **热膨胀系数 CTE**:描述加热时材料膨胀的属性。 | ||
行 207: | 行 207: | ||
对于同样的阶数和层数,依据不同的过孔,可以有不同的压合次数,压合次数越少,成本更低,加工更快,可靠性也更好。但过孔种类少,PCB布线较困难。 | 对于同样的阶数和层数,依据不同的过孔,可以有不同的压合次数,压合次数越少,成本更低,加工更快,可靠性也更好。但过孔种类少,PCB布线较困难。 | ||
- | 举例如下图,一次压合的因没有内层L2-L5的过孔,可以一次把所有的PP和芯板压合,而二次压合,需要L2-L5压合好打完过孔后,再压合最外层的PP。 | + | 举例如下图,一次压合的因没有内层L2-L5的过孔,可以一次把所有的PP和芯板压合。 |
{{: | {{: | ||
+ | |||
+ | 而二次压合,需要L2-L5压合好打完过孔后,再压合最外层的PP。 | ||
{{: | {{: |
设计/pcb/start.1749173981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5/06/06 09:39 由 hwwi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