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:pcb:start
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设计:pcb:start [2025/05/11 09:59] – [表面处理] hwwiki | 设计:pcb:start [2025/05/15 10:57] (当前版本) – [表面处理] hwwiki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93: | 行 93: | ||
{{: | {{: | ||
- | ====表面处理==== | + | ====阻焊层=== |
- | ===定义=== | + | 如[[https:// |
- | 表面处理是指对PCB上为电子元件安装或为PCB的电路之间提供电气连接的连接点铜面进行处理,比如说贴片用的焊盘。 | + | 阻焊层通常采用负片设计,即有图案的地方(如焊盘)是没有阻焊的,PCB设计时,其阻焊大小通常和封装焊盘一致,板厂在制版的过程中,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。 |
- | ===目的=== | + | 在密集pin脚封装如BGA、DFN等封装下,pin和pin脚之间尽可能加上阻焊,避免连锡,阻焊桥工艺的参数示例见[[https:// |
- | 铜爆露在自然空气中倾向于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,不大可能长期保持为新鲜铜,因此需要对铜进行其他处理,以保证良好的可焊性或电性能; | + | 阻焊的颜色通常为绿色,也有其他颜色,比如红、黄、蓝、紫、黑、白等(如下图),不同的颜色对于成本、检测、性能有影响,如无特殊需求,推荐绿色,详见[[https:// |
- | ===分类=== | + | {{: |
- | 常见PCB表面处理工艺如下表[([[https://www.jingpengpcb.com/faq/how-to-choose-a-pcb-surface-treatment-process/|如何选择PCB表面处理工艺]])],常用的为喷锡、OSP和沉金。从PCB厂家的报价看,喷锡最便宜。 | + | 其余阻焊工艺说明、验收标准、常见品质问题见[[https://blog.csdn.net/sinat_15677011/article/details/ |
+ | Paste助焊层和Solder阻焊层区别如下: | ||
+ | - Paste助焊层:俗称钢网层,用于钢网厂制做钢网的,从而通过钢网准确的将锡膏印到需要焊接的贴片焊盘上,再进行SMT加工 | ||
+ | - Solder阻焊层:用于PCB加工,阻焊层有图案的地方不印上油墨,没有图案的地方印上油墨 | ||
+ | |||
+ | |||
+ | |||
+ | |||
+ | |||
+ | |||
+ | |||
+ | ====表面处理==== | ||
+ | |||
+ | 铜(如焊盘)爆露在自然空气中倾向于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,不大可能长期保持为新鲜铜,因此需要对铜进行其他处理,以保证良好的可焊性或电性能; | ||
+ | |||
+ | 常见PCB表面处理工艺如下表[([[https:// | ||
+ | |||
+ | 常用的为喷锡、OSP和沉金。从PCB厂家的报价看,喷锡最便宜,OSP其次,沉金最贵(随金价浮动)。 | ||
+ | |||
+ | | 表面处理类型 | ||
+ | | 沉金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 沉银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 OSP | 主要应用在低技术含量的PCB,高密度芯片封装基板和软板上;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 镀金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 喷锡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 沉锡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::: | ||
+ | |||
+ | |||
+ | 各工艺的具体介绍见[[https:// | ||
镀金和沉金的详细区别见[[https:// | 镀金和沉金的详细区别见[[https:// | ||
+ | 镀层和SMT焊接不良的分析见[[https:// | ||
+ | |||
+ | OSP导致SMT焊接不良的分析见[[https:// | ||
设计/pcb/start.1746928797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5/05/11 09:59 由 hwwi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