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:pcb:pcb_checklist
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设计:pcb:pcb_checklist [2025/04/17 08:52] – [其他] hwwiki | 设计:pcb:pcb_checklist [2025/05/12 08:46] (当前版本) – [投板资料&生产文件] hwwiki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31: | 行 31: | ||
* 结构件特别注意下是否会贴歪,是否需要更改焊盘封装。 | * 结构件特别注意下是否会贴歪,是否需要更改焊盘封装。 | ||
+ | |||
+ | * PCB尺寸越大,成本越高,另形状尽量规整,方便拼版,避免浪费。 | ||
==== 插件 ==== | ==== 插件 ==== | ||
行 77: | 行 79: | ||
* 元器件单面布置还是双面布置,单面布置贴片只需要贴一面,效率高成本低。 | * 元器件单面布置还是双面布置,单面布置贴片只需要贴一面,效率高成本低。 | ||
+ | |||
+ | * 器件常规按0°和90°放置,特殊的可以按45°放置,避免任意角度放置,影响贴片质量。 | ||
* 不同功能的电路放置在不同的区域,如发射和接收分开,数字和模拟分开。 | * 不同功能的电路放置在不同的区域,如发射和接收分开,数字和模拟分开。 | ||
行 162: | 行 166: | ||
* 对于多层非通孔版,表层的地过孔附近需要有中间层的地过孔到内部的主地。 | * 对于多层非通孔版,表层的地过孔附近需要有中间层的地过孔到内部的主地。 | ||
- | * 对于通孔板,过孔一般不放在焊盘上,个别特殊的过孔如芯片地焊盘的散热过孔、固定焊盘的过孔可以放在焊盘上。 | + | * 对于通孔板,过孔一般不放在焊盘上(焊盘上打孔会导致漏锡和焊接问题),个别特殊的过孔如芯片地焊盘的散热过孔、固定焊盘的过孔可以放在焊盘上。 |
+ | |||
+ | * 对于HDI板,或者特殊工艺的板如[[https:// | ||
==== 丝印 ==== | ==== 丝印 ==== | ||
行 177: | 行 183: | ||
* 丝印避免和器件焊盘或者其他干涉,导致丝印不清晰。也不要放在高速线上,避免影响阻抗。 | * 丝印避免和器件焊盘或者其他干涉,导致丝印不清晰。也不要放在高速线上,避免影响阻抗。 | ||
+ | |||
+ | * 丝印应在器件外面,不应在器件下方丝印,一是避免丝印的高度顶起器件导致焊接问题,二是避免贴片后丝印看不见。 | ||
* 丝印方向只摆2个方向,而不是4个方向,方便查看,且尽量和器件方向一致。 | * 丝印方向只摆2个方向,而不是4个方向,方便查看,且尽量和器件方向一致。 | ||
行 201: | 行 209: | ||
* {{: | * {{: | ||
- | * 布线尽量减小残桩长度,避免过孔残桩效应,当残桩长度超过信号波长的1/ | + | * 布线尽量减小残桩长度,避免过孔残桩效应,当残桩长度超过信号波长的1/ |
* {{: | * {{: | ||
行 208: | 行 216: | ||
* {{: | * {{: | ||
- | * 高速线可以参考地或者电源,优选参考地平面。参考平面如果被分割,则在分割处需加缝合电容。信号线参考地平面转为参考电源平面,则参考地平面和参考电源平面之间需要加缝合电容。电容大小可根据信号频率的大小选择,高速信号线一般选择0.1uF。 | + | * 高速线可以参考地或者电源,优选参考地平面。参考平面如果被分割,则在分割处需加缝合电容。信号线参考地平面转为参考电源平面,则参考地平面和参考电源平面之间需要加缝合电容。电容大小可根据信号频率的大小选择,高速信号线一般选择0.1uF。详见文档{{ : |
* 匹配器件需要靠近阻抗失配的地方放置。 | * 匹配器件需要靠近阻抗失配的地方放置。 | ||
行 223: | 行 231: | ||
* {{: | * {{: | ||
- | * 对于通孔焊盘如果其对应高速线比如USB,内层多余的焊盘去掉,减小寄生的电容。 | + | * 对于通孔焊盘如果其对应高速线比如USB,内层多余的焊盘去掉,减小寄生的电容,即所谓的无盘化设计,但此工艺会到只过孔机械可靠性和生产良率问题,非必要不采用。 |
* {{: | * {{: | ||
行 279: | 行 287: | ||
* 如果是改版项目,需要对比改版前后的PCB差异,确认每一项更改。 | * 如果是改版项目,需要对比改版前后的PCB差异,确认每一项更改。 | ||
+ | |||
+ | * 是否有添加光学定位点(Mark),每个贴装面至少三个非对称点(插件料不需要此mark点)。具体规范见[[https:// | ||
+ | |||
+ | * 检查阻焊层,pin脚之间或和过孔之间尽量有阻焊隔离,避免焊接连锡。 | ||
+ | |||
+ | * 检查上下层重叠的走线是否OK,如无法避免重叠,重叠部分尽量短。 | ||
+ | |||
+ | |||
===== 投板资料& | ===== 投板资料& | ||
行 290: | 行 306: | ||
* CAM350检查Gerber文件,查看各层文件,特别注意阻焊、钢网层和丝印层是否正确。 | * CAM350检查Gerber文件,查看各层文件,特别注意阻焊、钢网层和丝印层是否正确。 | ||
- | * 投板前找结构工程师提供拼版文件,如果需要可以找贴片工厂评估拼版是否合理,拼版重点确认项如下: | + | * 投板前找结构工程师提供拼版文件,如果需要可以找贴片工厂评估拼版是否合理,拼版重点确认项如下,具体的可参考[[https:// |
- 图纸是否镜像错误。 | - 图纸是否镜像错误。 | ||
- 单板之间是否有干涉,尤其是板边的结构件。 | - 单板之间是否有干涉,尤其是板边的结构件。 | ||
行 297: | 行 313: | ||
- 哪些器件会被两次过炉,是否OK? | - 哪些器件会被两次过炉,是否OK? | ||
- 拼板内的插件料焊接面尽量在同一面,以便波峰焊一次过炉即可。 | - 拼板内的插件料焊接面尽量在同一面,以便波峰焊一次过炉即可。 | ||
+ | - 避免阴阳板,即各小板的TOP面在同一面;如需阴阳板,需要和SMT工厂确认贴片是否有问题。 | ||
设计/pcb/pcb_checklist.1744851138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5/04/17 08:52 由 hwwiki